院部动态
【大思政课】 龙行龘龘 龙在人间
日期:2024年02月1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2024年迎来了农历甲辰龙年,“龙行龘龘”这个词成了家喻户晓的拜年话。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龙是中华先民对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那么龙是如何从原始神物崇拜变成人间杰出人物及帝王的象征,最终又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呢?

01

龙:真实存在VS想象的产物

龙是具有长身,大口,大多有头、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品性,蕴含着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的神物,其本质是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神化。

龙既是虚的又是实的,是神话想象与真实存在的统一。说它虚,是说古今中外,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生物意义上的活蹦乱跳的龙。说它实,是说龙在自然界中有活生生的融合对象,如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和雷电、云、虹、龙卷风、星宿,以及树木花草、山脉河流等等。

同时还有人造的作为文物、艺术品、标志物的龙,如考古发现的石龙、陶龙、玉龙、铜龙,以及今天到处可见的各种材质的雕龙、塑龙、绣龙、编龙、画龙等。这些融合对象和人造的作为文物、艺术品、标志物的龙,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视可见的,甚至是可触可摸的。

因此,史籍上记述的、民间传说的、人类的肉眼能看到的所谓“龙”,都不过是在自然界中显形的,被人作为龙的融合对象的动物和天象,或人类按想象和意会所创造的作为文物、艺术品、标志物的“龙”而已。

龙还常常被人们以“图腾”相称。图腾是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与自然崇拜、族祖崇拜、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文化现象,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作用,与人类对自身和氏族本源追溯相结合的产物。图腾有“狭义”“广义”之分。龙的构成是诸多自然物和天象的融合,具备自然物或天象的特征,被认为与族祖、族人有血缘关系,是部族的保护神、徽号标志,故龙属于“广义图腾”。

02

龙御九天,也遨游四海

龙与皇权的结合,经历了一个由暗喻到显称的过程。最早在《周易·乾卦》中,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爻辞。此爻辞首次将“龙”与“大人”联系起来,有学者认为,“大人”暗喻的是周武王。

龙与皇权的明确结合始于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称秦始皇为“祖龙”的记载,这里的“祖”有“始”义,“祖龙”,即“初始的龙”“第一个龙”。接下来,《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刘邦出生的记录,有学者认为是汉高祖刘邦受秦始皇“祖龙”说的影响,编造神话说自己是“龙种”,以增加和显示其君临天下的“合神性”。从此,大凡想做帝王的人,都效法秦始皇和汉高祖,编造出了各式各样的“皇帝龙”神话。总之,龙是中国神物象征系统的NO.1,皇帝是人间社会的NO.1,NO.1加NO.1,皇帝借龙增加神力,龙借皇帝添扬声名,如此这般“强强联合”,符合人文逻辑,具有必然性。

龙既然被皇家使用,民间为何又有“望子成龙”之说?龙舟、舞龙又怎么解释?

唐朝代宗时期,开始有了士庶在衣饰上不得随意用龙纹的禁忌。《宋史》中也有限制使用龙纹龙形的记载。到了元代,统治者强化了对龙纹的限制,元成宗时规定五爪大龙为皇家专用,民间禁用,民间可用四爪龙、三爪龙,但未严格执行。明清两朝沿袭了元朝的做法,但依然未严格执行,违禁被处罚仅是个案。

龙的融合对象是多元的,人们寄予龙的愿望、理想、诉求是多样的、不断丰富的,所以龙的象征、喻涵便具有了多义性,有“水神”“灵物”“人杰”“帝王”“英雄”“建筑”“骏马”“器具”“书法”等等。也就是说,龙象征皇权帝王只是其喻义之一。皇家可以与龙象征帝王义相联系,却不能不让老百姓使用其他多重象征义。民间流行“望子成龙”说,就是人们选取了龙象征人杰的意涵,即希望下一代成为有能力的,能够对家庭、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在中国古代,宫廷有宫廷的龙,民间有民间的龙;皇家帝王戴龙冠,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辇,平民百姓属龙相,玩龙灯,赛龙船,喝龙茶:两种龙有区别、有交错、有互渗。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既是皇权帝王的象征,也是水利神、农业神、祖先神和吉祥神。这样的神物,从远古以来就一直被老百姓敬祀着、喜爱着、演绎着、发展着、丰富着,既不能因皇权帝王用过民间就不能用,也不会随着皇权帝王的消亡而消亡。

龙舟,是将船做成龙的造型或者在船上画着龙的形状的船,一般认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早期龙舟为帝王专用交通工具,不用于竞渡。民间用于竞渡的龙舟至晚在唐代已经出现。古往今来,龙舟以物质为载体、以文化为精神、以活动为路径,发挥着传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具有祭祀、祈福、健身、娱乐、繁荣经济等功用。

舞龙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因舞蹈者手持龙形道具舞蹈或以人体组合模仿龙的形态舞蹈而得名。舞龙除整体上体现龙的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外,还有祈雨祈福、娱神娱己、彰力显威、旺丁兴族、强身健体等相对具体的意蕴和功能。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发展至今,舞龙的品种已多达数百,其套路之复杂、表演之精彩、内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03

龙怎样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

龙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有一个漫长的历程。从远古时伏羲的联合九夷、黄帝的统一部落、夏禹的会合诸侯,直到秦汉的“大一统”——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地球东方建立,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由“多”而“一”的过程;龙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助力者、见证者、体现者和标志者。

在中国大多数民族崇拜、喜爱的神物中,龙均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被赋予极高地位。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聚合了其他崇拜物,统摄其他崇拜物,形成了龙的基本形象,体现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

现当代之前有关龙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期、初成期的伏羲、黄帝等人文先祖用龙;成型期的周文王、孔子、老子、秦始皇、汉高祖、王充等论龙、比龙;强盛期的魏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李白、王安石等论龙、比龙、写龙;延展期的元青花瓷器、明清皇家服饰、清国旗用龙;尤其是清政府以黄龙旗为国旗,使龙与中国、与中华民族直接对应,龙由此以鲜明的中国、中华民族标志的身份亮相于世界。

当代有关龙的标志性事件主要有三:第一,1950年以来,置于北京天安门城楼正面,衬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金龙和玺彩画。第二,2015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赠送顶部有龙饰的“和平尊”。第三,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家元首在北京故宫向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介绍中国历史文化时说,“我们叫龙的传人”。

(“和平尊”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制成,顶部龙饰象征守望和平)

电视剧《庆余年》中,未来穿越者叶轻眉在其设立的鉴查院门前立一石碑,上刻“人人如龙”,希望出现一个人人都活得像龙一样的社会。

出现“人人如龙”一语的逻辑基础,是此语的提出者认识到,龙是人发明、创造并展现的,龙并非皇家贵胄、英雄豪杰们的专利,龙性体现着人性,或者说龙性本质上还是人性。

中华儿女以龙为标志,共同秉承人文先祖谐天奋进、造福众生的精神,干出一番番兴国利民、功在千秋的事业:便可谓人人如龙,群龙腾飞,龘龘天下。